荣誉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铂金奖
设计师
季文彬 陈俊 葛永昌 王珵 崔佳 朱晓莉
机遇
1、美国LEED ND绿色建筑认证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建立并推行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我国在2006年3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是我国批准发布的第一个国际性的绿色建筑认证系统;
2、政府支持—扬州政府的对老城区住宅改造的积极探索与大力支持;
3、南河下原链胶厂的搬迁—给实施老城区绿色低碳工程提供了可能。
扬州市政府与美国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ISc)合作建设,将老城区原铰链厂(面积3900平方米)地块作为试点,在保护、延续古城格局风貌和文脉的前提下,将地方传统建筑风格与低碳措施有机融合,采用经济适用的低碳技术对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民居进行更新,以更好的改善老城区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背景研究
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是以典型的扬州园林为特色,以悠久的盐商文化为依托,以传统的市文化为内涵的历史街区。它位于扬州老城区东南部,东接徐凝门路,南临南通路,西靠渡江路,北至广陵路,交通便利,是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中古城风貌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扬州老城区内文物古迹最为集中、街区风貌相对最为完整的一个区。
总体定位
全曲探索基于社会参与的可持续老城保护更新和低碳社区建设的综合的方法,为老城的其他社区和中国的其他城市提供示范。
具体目标
1、在保护和延续老城格局和文脉的原则下更新废弃地块,提升老城活力;
2、完善社区的结构,改善社区环境和公共服务;
3、设定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标准;
4、探索规划设计、建筑节能、低碳出行、低碳生活等不同领域的减排措施和方案;
5、在规划、建筑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全环节研究优化的解决方案、采取适宜和可复制的技术;
实验社区参与方法,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制定低碳社区的行动计划和实施。
设计方向
1、将能源供应和需求管理视为重点;
2、推动能源使用推广(风能、太阳能、生物);
3、大量使用被动式建筑设计手段;
4、采用高水平绿色建筑标准;
5、最大引导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的使用;
6、优化微气候环境。
扬州传统建筑存在的缺陷
1、建筑组群密度大,集中绿化缺少,庭院绿化也较少,对大的环境气候改善作用不显著;
2、建筑密度过大,导致相邻建筑遮挡严重,不利于阳光的照射,易形成阴暗的房间;
3、地面虽然对通风和保温做了一些处理,但由于室内阳光的照射不足,多有潮湿的悄况出现;
4、传统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屋面受到雨水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多出现破损、漏雨的现象,使木构架受潮腐朽变形;
5、由于青砖和木格门窗的保温性能较差,再采用传统的构造措施已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对保温节能的要求;
6、传统民居采用的院落式布局,在天井内形成的“四水归堂”未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全部流失,未作利用。
建筑低碳设计措施与理念
1、低碳材料的应用
2、同层排水系统体系
3、雨水收集系统技术
4、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
5、地源热泵VRV系统
实景照片